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以智能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为特征,新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化技术的人才。为了适应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着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本课题研究新工科专业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实践。具体研究着力于课堂教学、创新方法教育和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结合新工科内涵,研究培养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之一,培养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的初创性和突破性特征,改变原先的技术轨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科学家初创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工程技术问题中的突破性进展。在设计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组织实施多次课堂教学。
第二,研究原创性创新能力组成的要素,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开展原创性创新方法教育。原创性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考虑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的独创性、创新实践的非常规性以解决问题的独到性。基于这些要素的深入分析,给出教育学和心理学解释。了解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调研法,问卷调查能够使调查结果量化。我们在教学改革前后分别编制一套问卷,调研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变化情况,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手资料。在分析原创性创新能力组成要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创新方法教育,这种方法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创新方法教育,而是突出了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探索学生原创团队的组建,提高新工科学生的原创性创新能力。在充分发动学生和激发学生热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组建多个原创性学生团队,教师担任团队指导。首先,教师组织学生提出多种设想,教师评定其原创性,这些设想可以是理论方案、实际制作等。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当学生完成实际任务后,把学生的作品推荐参赛或者上传到网络,有关专家给出合适的评价,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总之,开展新工科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考虑到课堂教学、原创性创新方法教育以及课外原创性学生团队的建设。我们在完成课题任务的基础上,提升新工科专业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形成一套新工科专业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及文本的和视频的资源库。
网站首页 | 创新方法 | 创新思维 | 创新实践 | 创新成果 | 科学家故事 | 知识文摘 | 活动视频 | 项目介绍 | 项目成员 | 教学创新 | 问题探讨 | 竞赛成果 |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新工科专业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Pho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West Anhu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