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故事
(3)魏格纳的发现:(灵感)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分力使原始大陆分裂、漂移,才形成如今的海陆分布情况的。经过广泛勘察各大洲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这种学说与当时的 “陆桥说”相矛盾,这种学说认为原先世界每个大陆有“陆桥”连接,后期“陆桥”消失才形成如今的模样。这种学说认为大陆与海洋是固定不动的,而魏格纳的解释则是“活动论”的,各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的相似性,并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曾有什么陆桥相连,而是由于这些大陆本来就是直接连在一起的,到后来才分裂漂移,各奔东西。
网站首页 | 创新方法 | 创新思维 | 创新实践 | 创新成果 | 科学家故事 | 知识文摘 | 活动视频 | 项目介绍 | 项目成员 | 教学创新 | 问题探讨 | 竞赛成果 |
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新工科专业学生原创性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Pho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West Anhui University